逃園的狀況愈演愈烈,孩子們的肢體暴力也愈來愈多。園長與幾個老師,每天在做的事情就是「善後」:試著分離正在打架而怒氣衝天的小孩、外出尋找逃園不見蹤影的小孩、安慰被打哭的小孩…。

過了幾天,一個老師的腳被一個怒氣衝天的小孩給踢到黑青,我的眼鏡也在某次試著擋架時,被當事的小孩不小心打到摔破。

老師們試著找出一個界限來,告訴小孩什麼是允許的,什麼是不允許的,但十分不容易。小孩很聰明,一個老師說不行,他就會去要求另一個老師。園裡大小事那麼多,那裡可能每件事在下一秒鐘就召告給所有老師知道?再加上今年除了園長之外,所有老師都是新人,是大家的第一次合作,老師們也得花時間磨合。

這一來,老師們的士氣都很低落,整個幼稚園也一直亂糟糟的。

談了一個月的會議,終於在大家認為不能再拖的狀況下,召開了。

主持會議的是掌管五個園的大園長。我們園的園長及其他四個老師都出席。

大園長開場白就說:「我知道這個幼稚園不容易,大家很辛苦。不過,今天我們要先來談四到六歲小孩的身心發展狀況。大家要瞭解這個部份,才能知道自己面對的是什麼、要如何解決。」

「四歲後的小孩,作息時間開始跟大人差不多、語言有一定的發展、對於環境發生什麼事也有一定的理解力。而這個年紀有一個很明顯的發展是:他們會開始瞭解自己不是父母生命的全部,父母除了他們,也有自己的生活、自己的朋友、自己喜愛的事情,不見得是小孩可以介入的。」大園長停了一下後說「如果你是這個年紀的小孩,漸漸瞭解自己不是父母的全部、世界不是以你為中心而繞著轉時,你會有什麼反應?」

以四歲做為分界是十分有趣的。因為 Puppy 雅眼睛的關係,我很早就注意到這個問題。四歲以下的小孩看到 Puppy 雅時,並不會覺得她的眼睛有問題,因為他們並沒有人應該是長得怎麼樣的概念。但四歲以上的小孩,第一眼就看出 Puppy 雅的右眼太小,而且會馬上詢問。

「缺乏安全感?」針對大園長的問題,我猜

「生氣?生父母的氣、生自己的氣?」另一個老師回答

「需要友誼?」園長接著說

「大家都說得很對」大園長點點頭說「二到四歲是人生脫離父母、發展自我的第一個階段。但小孩還是很需要父母的愛的,所以四歲後的孩子在理解自己不是父母生活的全部後,會很生氣,但不會對父母發脾氣(因為還是很需要父母的愛),累積的怒氣需要有發洩的管道。如果在家裡不行、面對父母這樣的大人不行,那通常就是在幼稚園,把脾氣發生其他同伴及老師上。」

「所以家庭關係緊張的小孩,在這個年紀會顯得特別暴燥;家裡有控制不了自己、常發脾氣的父母,小孩也會特別暴燥;另外就是本性也比較暴燥的小孩,在這個時候會更暴燥;還有一些社交能力比較低的小孩,這個時候會因為人際關係上的挫折,也很暴燥…」大園長接著解釋「所以做為一個幼教老師,第一點要瞭解的是,這個年紀的小孩本來就有很多的怒氣。但他的怒氣不是針對你、罵的話也不是針對你、行使暴力時也不是針對你。只有先瞭解這一點,才不會被小孩的語言及行為激怒。小孩罵你是香焦、番茄,你吃的東西像狗屎時,只有不生氣而能思考小孩為什麼這樣說的老師,才能教育小孩。」 

「可是我控制不了小孩的行為,上次被踢傷咧!」另一個女老師抱怨道。

 踢傷她的是個快六歲的男孩,個子很高、力氣很大,但情緒控制能力並不佳。一生起氣來,不是發瘋的打人、摔椅子,就是躲在角落不出聲。之前有次我設法拉住他被他抓傷。之後再有一次我設法拉住他,他很生氣的咬了我一口,我也很反射的就出手把他推倒。說真的,出手後我就後悔了,但事情出乎我意料之外,我也沒有什麼應付暴力的經驗,所以就很本能的反應。

之後小孩冷靜下來,過來跟我道歉,我也跟他道歉,並告訴他我出手推他是不對的,我也在學習控制怒氣,我們一起努力。

我接著在會議上也提起這件事。這件事情發生後,我就不大願意在這個男孩生氣時介入處理(因為他會激起我的暴力傾向),我跟園長說,除非告訴我可以如何安撫他而不被咬、不被踢,不然我不想處理。我不處理的結果就是其他老師得處理,所以他們也跟著掛彩。

大園長聽完後,當場示範如何捉住氣瘋的小孩而不被踢打的方式:從小孩的背後捉住他、用雙手控制小孩的雙手,頭靠近小孩的耳朵,堅定的要他冷靜下來。

「請你們要記得,你們是大人,你們比小孩強壯、比小孩冷靜」示範後大園長說「抓住小孩不是因為小孩會去傷害別人、打壞東西;不是為了要控制他們、處罰他們,抓住小孩的目的是為了幫助他們冷靜下來。要先搞清楚自己在做什麼、為什麼要這樣做。如果一個人做不來,就請另一個老師一起幫忙。要記得,你們在處理事情時,其他26雙眼睛都在盯著看,要處理得像個大人、像個老師。」

 「出聲阻止小孩而不帶怒氣、協助小孩冷靜下來而不用暴力,這才是教育。」大園長下了結論。

 大家都點了頭,好吧,這個我們接受。

那,逃園的事情怎麼處理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inniei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