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跟雅爸聊天時,我跟雅爸提起婆婆這週在北部,星期四說要一起去公園沒約成,她可能已經一整個星期沒看到 Puppy 雅了。

 雅爸說,也許她有去幼稚園拜訪 Puppy 雅?然後轉身問在一旁玩耍的 Puppy 雅:

 「祖母 Rina 今天有沒有幼稚園拜訪妳?」

 Puppy 雅抬起頭來說:「有啊,祖母 Rina 來『小熊園』拜訪我,然後去『椰棗園』拜訪丹娜」 (丹娜是雅爸大哥的女兒,現在四歲半,也在 Puppy 雅的幼稚園)

 我跟雅爸聽了之後,面面相覷。過了一陣子,雅爸自己開口說: 「在 Puppy 雅這個年紀,實在不知她說的是真的,還是假的…」

 雅爸的這句話,讓我想起了一年多前寫的有關於兩、三歲小孩的發展文章「大說謊家」。把檔案叫出來一看,雄雄發現我當時沒把文章寫完…真是太會混了… Orz 趁著星期六日,我把最後一部份補起來。因為文章長,我打算依上次的模式切成三部份,分三天貼。之前的留言,有些深刻的討論,所以我用手動的方式貼到文章的下方。原本留言的朋友,如果有覺得不妥的地方,請告訴我。

 **************************************************************

 個案一:伊特馬,二歲三個月

一天下午三點伊特馬醒來,我幫他換好尿布、穿上鞋子,他跟另一個先醒來的女生坐在地板上玩樂高。時間還早,不急著叫醒其他小孩,我坐下來,跟他們邊玩邊聊。

伊特馬雖然才二歲三個月,但語言能力已經發展得很好。單字多、句子多,組織句子的能力也很強。 我跟他提到明天要幫園裡的小孩黑輪辦二歲的慶生會。

 伊特馬突然皺著眉頭跟我說:「黑輪生病,他回家去了。」

「對,黑輪上個星期生病,但他已經健康了,今天他不是跟大家一起吃早餐、一起吃中餐嗎?他現在在園裡,在睡覺。」我聽了一開始不以為意的回答 「不,黑輪不在這裡,他生病,他媽媽帶他回家了,他在家裡睡覺」沒想到伊特馬很堅持的說。

我聽了後,也開始比較認真的回答他「伊特馬,聽我說,黑輪現在在這裡,他已經健康了,等下他醒來你就會看到他。」 「不…」伊特馬很堅持的跟我爭執了好幾分鐘。

最後,他跟我說:「Winnie,黑輪明明生病在家,不在這裡,妳是糊塗了喔?」

 「糊塗」在希伯來文是很難的一個字,從才開始說話沒說很久的他嘴裡冒出來,實在是讓我覺得很好笑又很可愛。

過了二十分鐘,黑輪醒來,自己走出房間。我跟伊特馬說:「你看,黑輪在這裡。他沒有生病,他跟我們在一起。」我接著說「不過,伊特馬,你好棒,你記得黑輪之前生病的事情,但他現在已經好了,很健康,明天我們要幫他辦二歲的慶生會。」

 四點十五分,伊特馬的父親來接他,伊特馬跟父親說:「明天我們要幫黑輪辦慶生會,會上會有上個星期五剩下來的蛋糕…」

「不,伊特馬,明天黑輪會從家裡帶新的蛋糕來,上個星期五的蛋糕我們昨天下午已經吃完了。」我跟他更正道

「不,明天慶生會會有上個星期五剩下來的蛋糕,亞佛老師是這樣跟我說的」伊特馬又開始跟我爭執…

###########################################

 個案二:艾瑪,一歲十個月

艾瑪是個金髮碧眼永遠微笑的小可愛,已經會講一些單字及一些簡單的句子。像是:我要喝水。我在吃飯。

艾瑪十分偏愛金髮的洋娃娃。每天早上都會從家裡抱著金髮洋娃娃來園裡。通常小孩到了後,如果有帶家裡的東西,我們都會找機會收到櫃子裡。

園裡的「布娃娃區」,也有個金髮洋娃娃,但那是園裡的。每次開放「布娃娃區」給小孩玩耍時,艾瑪總是會先尋求那個金髮洋娃娃。有時會跑來問大人:「我的洋娃娃呢?」我們一開始會跟她說,她的洋娃娃在櫃子裡,回家時再帶回去玩耍。過了很久我們才瞭解她說的不是從家裡帶來的金髮洋娃娃,而是「布娃娃區」的那一個。

所以,我們就開始糾正她。當她抱著洋娃娃,很高興的跟我們說:「這是我的洋娃娃」時,我們會跟她說:「這是妳正在玩耍的洋娃娃」,不是「妳的」洋娃娃(希伯來文的「我的」是 " sheili" , 「在我手上」是 " ezli" ,都是很簡單的發音)。

但她還是常常會說「那是我的」,甚至有其他小孩拿著金髮洋娃娃玩耍時,她就會去搶,還跟對方說:「那是我的,你不可以玩」

###########################################

個案三:亞力,三歲

一天早上十點,小孩在戶外的院子裡玩耍。一名幼教老師無聊的跟亞力聊天。

 老師:「亞力,你媽媽現在在做什麼?」

亞力:「她躺在床上睡覺。」

老師:「可是現在十點了,她應該已經起床了吧?」

亞力:「不,她躺在床上」 老師:「為什麼?」

亞力:「因為我爸打她」

老師(嚇了一跳):「你爸為什麼打她?」

 亞力:「那是她『應得』的」

老師:不會吧。

那天早上七點,亞力是媽媽帶來幼稚園的,已經去工作了。亞力跟老師的對話,都是隨便講講。

 ###########################################

 個案四:歐美兒,三歲二個月

某個星期日歐美兒來園裡,就很生氣的跟亞力說,你昨天為什麼打我?

 亞力:我沒有打妳,昨天我在家跟爸媽在一起

老師:歐美兒,昨天是安息日,大家都在家裡,妳跟亞力沒碰到面,他怎麼打妳?

 歐美兒(很生氣但很仔細的說):他昨天去我家玩,拿了我的玩具還打我

 老師:亞力,你昨天去找歐美兒玩耍嗎?

亞力:才沒有,我們昨天去海邊玩耍

老師:好,我們不要爭執了,等下午你們的爸媽來,我們再來討論。

歐美兒(還是很生氣):他明明打我。

最後老師打電話給歐美兒的媽媽,確定歐美兒昨天並沒有跟亞力碰面。

###########################################

 我在線上跟朋友談最近在幼稚園工作中歸納到的有趣現象,提到了上述四個例子。 我那位沒結婚、沒生小孩的美美朋友聽完後,問我:「雅媽,告訴我,是只有以色列的小孩如此,還是所有的小孩都如此?」

「這當然是一般狀況,所有的小孩都會經歷這個階段」我有些吃驚的回答,怎?猶太小孩就會比較特殊嗎?

「嗯,那真是人性本惡啊,小孩這麼小就會胡說八道,還面不改色。」我朋友很灰色的說。

 我咧,我朋友是唸哲學的,但我沒有想到,這四個案例,可以讓「哲學家」下出:「人性本惡,小孩是大說謊家!」的結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inniei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