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沒有「椰棗兒」的照片,拿Puppy 雅的來充數一下




隔幾天工作閒暇時跟我的幼稚園大園長聊起這項檢查。我納悶著問她:「這麼早檢查,真的有用嗎?」

「有效啊,很多問題幾乎是從三、四個月時就看得出來。」大園長說「像是妳園裡的椰棗兒(註一)」。

「椰棗兒」是我園裡年紀最小的孩子,是個金髮藍眼的小女生。如果照張照片,大部份的人都會覺得她可愛又漂亮,特別是那對大大的藍眼睛,實在很迷人。

然而現實上的她,卻是個情緒起伏很大的孩子。每天在園裡八個鐘頭,不是在尖叫(不管是高興,或是生氣)就是在哭泣,鮮少有時間是安靜坐下來玩耍的。二歲了,牙齒還沒長齊,也還沒有完全脫離口腔期,什麼東西抓到了,還是一直往嘴裡塞。

她對陌生人的戒心很強,需要很長的時間,才會願意接納新的褓姆及老師。去年八月換園時,新的幼稚園裡她只認識我一個,所以我們兩個就像是被強力膠黏住一樣,我走到那裡,她就跟到那裡。我一離開,她就「五體投地」的狂哭,搞到最後,我都快變成她的專屬褓姆。

因為「椰棗兒」是園裡最小的小孩,對於她的很多行為,我也就一直當她年紀小,沒有想太多。

而生完小孩、放完產假回來後,因為自己有了小嬰兒,我看「椰棗兒」身心發展的角度開始變得不一樣。





舉例來說,嬰兒與一歲半的小孩,在看到喜歡的人時,會有什麼反應?

我的幼稚園小孩會大叫那個人的名字、跑向他、抱他;酷一點的就裝做沒看到,或站得遠遠的對那個人笑,等那個人過去親他-這是一般幼幼班小孩的反應。

嬰兒呢?我家 Puppy 雅在會認我後,每次她睡醒哭泣,只要一看到我,不僅會轉哭為笑、高興的拳打腳踢,偶爾還會發出粉絲看到偶像的尖叫聲-這是一般嬰兒的反應。

而「椰棗兒」呢?她的最愛是爸爸。每次看到她爸爸時,她會發出尖叫聲,突然趴到地上去,再突然站起來走來走去,但,就是不走向爸爸…。

是的,只要用看嬰兒的角度看「椰棗兒」,就可以理解她行為的特殊性-她的許多反應,還停留在嬰兒階段,並沒有隨著生理的成熟(會走、會跑)而成熟。

「她三個多月的那次檢查,就很清楚的看出她需要很多的肢體接觸,例如親吻、擁抱、按摩。」大園長說「那時也就發現,她媽媽對嬰兒比較沒耐性,而且嬰兒哭時,媽媽會不知所措,不知如何安撫。」

「賓果」我心裡想著。難怪我一直覺得那天我也被「測驗」了。

大園長接著說「其實這些都是相關的,『椰棗兒』特別需要有耐心、懂得如何擁抱小孩的媽媽,但她媽媽並無法提供她這樣的幫助。所以「椰棗兒」發展會比一般小孩慢一點點,也是可以預測的。」

嗯,這樣我就懂了。

有次園長去跟「椰棗兒」的父母及物理治療師會面後,開始要求我們其中之一每天要撥出十五分鐘幫「椰棗兒」擦乳液、做按摩,我當時想也沒想的回答說:「不是每個媽媽在家都會做這件事嗎?為什麼要我們做?」

園長聽到後,吃驚的問我:「妳每天幫 Noya 做按摩嗎?有人教妳嗎?」

「啊不是每個媽媽在幫嬰兒洗完澡後,都會順便上乳液、既然上了乳液,就順便做按摩一下?這不是很自然而然嗎?這還需要人教?」我很納悶這種問題。

「Noya 福氣啦!」園長笑著回答我。

現在我懂了,園長指的「福氣」是指什麼,也才知道,小孩的問題並不是發現了,就可以解決,特別是,很多問題是出在大人身上,而非小孩身上。

還好「椰棗兒」的母親,在一年半後,終於也認清自己的不足,轉向物理治療師及園裡尋求幫助。

「『椰棗兒』,福氣啦!」我也很想這樣跟她說。






註一:椰棗兒的名字,就叫「椰棗」。本來名字應該要直接音譯,然而「椰棗」這個字的希伯來文發音,過於接近中文的「他媽的」,所以我決定要用「意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inniei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