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這系列的文章是雅媽的舊作,在沒空寫新文章時,貼上來充數一下:-P)

涼爽的夏夜,我受鄰人邀請到他家中院子裡與他夫妻倆喝茶聊天。大家談得愉快,興意正濃,鄰人13歲的小女兒穿著露肚臍的T 恤加上一件只能蓋住屁股的短褲出現在我們面前。只見鄰人倏地板起臉,跟我說了聲對不起,夫妻倆開始跟女兒談起話來。原來在以色列,多數的學校並沒有規定制服、運動服。小女兒隔天有體育課,所以先找好了衣服,跟父母討論是否得當。在一陣討價還價、小女兒進房換了四次衣服後,兩邊終於彼此妥協:鄰人的小女兒,可以穿一件不露肚臍並蓋住整個肚子的T 恤,以及原來的那件短褲去上體育課。事情落幕,我們重新聊了起來,這次,話題就鎖定在以色列學校的制服政策了。

從以色列的制服政策歷史來看,1949年建國的以色列,直到七○年代,教育部一直以推薦而不強迫的方式,建議學校使用制服。八○年代開始,由於個人主義及自由主義興盛,學校行政人員及教師為了制服一事與學生的紛爭大幅增加,所以九○年代初,全以大部份的學校都放棄要求學生穿制服。然而隨著服裝自由化而來的,是學生開始相互競賽服飾的時尚性-包括穿得性不性感、趕不趕得上流行。父母對於家中青少年花費過多金錢及心思在服飾上,大為不滿及吃不消,因此回過頭來要求教育部要立法規定制服。1997年,以國教育部制定了新法,同意學校在與學生及學生家長協商及互相同意下,可以規範服裝儀容的部份或全部(包括學生髮型、衣著及是否可以化妝等等)。

「主張廢除制服的自由派學者,當時並沒有考慮到青少年有同儕壓力及集體認同的需求」鄰人老公不滿道。在沒有制服的規定下,青少年認同的目標,自然而然轉向電影視歌星及明星,加上這幾年歐美吹起一陣性感屁股風,露出小屁屁成了青少年相繼模仿的對象。「你到學校去看看,七年級以上的女生都穿著露肚臍的T恤,男女都穿著一彎腰就會露出內褲的牛仔褲。看起來一致得很,簡直就是『制服』」鄰人老婆擔心的說「這些孩子還沒發展出自己的看法,瞭解自己的個性及需要」

制服的爭議~學生到底需不需要制服

以色列教育部在制服制度上的「反覆」,呈現了幾十年來教育思潮的變遷,以及社會內部討論政策的能力。早期贊成學校制服的教育學者,多以「封閉校園」做為思考,認為校園應該盡量獨立於社會之外,創造一個「平等、一致」的環境,以利學生學習。「不讓貧窮的學生在服裝比較上受窘」是最常聽到的理由。

然而,學校採用制服,並無法阻擋孩子在學校外集體出遊、拜訪同學家庭以及在文具、玩具上的比較。這種制度給了孩子掩飾貧窮的可能性,卻無助於孩子對於「人生而平等、無關貧富」的認識。再加上過去幾十年全球經濟繁榮,家庭所得增加,買不起孩子新衣服的家庭數銳減,對於形式平等的呼聲漸微。

另外,愈來愈多學者也反省到:制服制度所造成的負面效果,包括壓抑學生個性和美感的發展、造成過當管理以及侵略人權,都會使學生及社會付出沈痛的代價。美國學者Tara Maginnis 就指出,「學校制服清楚傳遞給我們的孩子『一致性』比『創造性』重要的訊息;清楚的傳遞了權威可以被濫用 、憲法保障的言論及表達自由可以被壓抑的訊息。學生從制服中學習到他們的個體性、政治意見及宗教權利是不重要的」許多孩子在經過長達十幾年的制服生活後,對於如何展現自己的個性一無所如,而最糟糕的部份是,他們會相信個人權威可以凌駕於法律之上。「採用制服後,我們如何讓孩子相信人權是最高的價值?」Tara Maginnis 指出。

進入九○年代,隨著對於自由主義及個人主義的修正,部份已開發國家(包括英美),又吹起了「制服風」。依據2000年的數據,美國都市區有50%的學校採用制服;以色列到2003年,也有約10%的學校有制服或學校制服標誌(dress codes)的規定。除了服裝自由化後學生服飾競比、浪費時間金錢的問題,這兩個國家,有各自的社會需求。美國都市學校,有嚴重的少年幫派及校園暴力問題,學者及家長相信,採用制服對於降低阿飛混入校園滋事、學生相互砍殺、創造適合學習的校園環境有極大的幫助;以色列則是由於學生擁有極大的自由度,對於學校、老師及同學的認同度及配合度太低,大減教育效能。

儘管已開發國家吹起制服風,對於這項制度的執行,仍然根植於「維護人權、培養孩子自主能力」上。在美國有制服制度的學校,若家長不同意,可寫信要求其孩子穿著便服上學。

而實施制服後對教育的助益為何,仍受到學者審慎的質疑。以美國為例,第一個大規模實施制服制的都市區是加州的Long Beach Unified School District。1996年,這個地區有七十間學校,從幼稚園到八年級,約六萬個學生開始穿制服。隔年對於學校行政人員及老師的調查訪問中,有九成認為「校園暴力大幅降低、學生出席率及學習效能增加」。相對於這種主觀的採訪,學者 David L. Brunsma and Kerry A. Rockquemore 使用客觀數據比較了同時期在此都市區採用制服及沒有採用制服的學校, 於1998年的研究成果報告中指出,採用制服對於學生的出席率、學業成就、問題行為及物質需求並沒有直接影響。「我們推斷,制服政策可說是學校改革中一個有能見度的象徵,間接的影響了學校環境及學生學習效果。」換句話說,制服只是學校改革的手段之一,重點還是在社會、學校及家長對於改革教育的決心。單單改變制服制度,不見得能改變教育環境。

夜深風寒,我起身跟鄰人夫妻告別,臨行前我隨口問道:「你們支持學校使用制服嗎?」

「當然不!」鄰人夫妻堅定的回答道。

「你們對於每天跟孩子為了制服的小事討價還價不煩嗎?」我很吃驚的問道


「我們在意的是孩子盲目跟流行、學不會自主判斷」鄰人妻子笑道「使用制服,雖然一時省事,但孩子不就更學不會這個年紀該學會的事情了?」

「不過,如果學校要使用部份象徵,像是穿同一顏色的衣服、使用校徽或不可化妝,我倒是不大反對。」鄰人老公接著道「但這種事影響孩子的日常生活及自主度,要讓孩子瞭解及接受,所以,要跟孩子一起討論後再決定」。

回家的路上,我一直想著「要跟孩子一起討論後再決定」的這句話。其實,「制服」本身無關是非,有的只是執行政策的成年人對於價值的選擇及對待孩子的態度。我想著,也許未來的某一天,台灣公立學校老師跟行政人員在討論跟學生權益事項時,也會附加一句:「要跟孩子一起討論後再決定」!

(本文原刊於「人本札記」2004年九月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inniei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