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自從長大成人,步入三十,周遭朋友一個個結婚後,有關婆媳糾紛/爭吵/相互埋怨等故事早就己經聽到耳朵生繭。雖然大家生活在二十一世紀的現代社會,但「惡婆婆及壞媳婦」的各類傳奇故事卻延續古今,從來沒有停止上演過。所以自認為是新女性的我,雖然主張「愛情是兩個人的事」,但也早就覺悟到:除非兩個人無親無靠、遠走高飛,不然,「婚姻一定兩個家庭(族)的事」。

跟老溫認識相戀十天後,兩人兩地分隔了一年半(我在台,他在以),其間除了兩人 email、webcam 不斷,當時婆婆也十分努力的「幫兒子追女朋友」(註二)。不僅是三步五十的跟我聯絡、話家常,甚至連我的生日,她也不忘千里迢迢的從以色列寄禮物給我。後來在跟老溫決定我們的「巢」要築在那裡時,我跟婆婆從通信中建立起來的友誼,是促成我強力堅持要在以色列開始新生活的原因之一。

來到以色列之後,婆婆對我的照顧更是無所不至。語言學校的作業,她幫我檢查更正、帶著我認識以色列的風土人情、老溫去軍隊的那個月(註三),每天打電話關心我的生活起居、每個星期五晚上的家庭聚會日,當我因為大家用希伯來文討論得興高采烈而益發無聊時,她會體貼的坐到我身旁用英文跟我聊天。

所以怎麼說,我跟婆婆的關係都算是不錯的。到她家吃飯,我會主動擺筷、洗碗,離開前一定向她道謝;她每個星期五做的蛋糕,我一定會捧場吃一片,絕對不像她的「不孝」兒子老溫,每次嚐了一口,若是口味不對,他會不客氣的馬上擺下盤叉,嫌棄起士蛋糕不夠甜/慕斯蛋糕的奶油打得不夠鬆/蘋果派的蘋果煮得不夠可口,然後再也不碰該盤蛋糕。(註四)

可見,我們兩個都在努力做個好婆婆/好媳婦,所以我更不能瞭解,在這種前提下,怎麼出現了這種尷尬的場面。

婆婆離開後,我迫不及待的跟老溫詢問道理何在。

老溫溫溫的笑著說:「如果今天是我留下來照顧 Noya,妳會怎麼做?」

「我會把尿布、整套衣服拿到桌上告訴你需要時可以更換、泡好奶瓶告訴你她該吃多少 、開好冷氣要你隨時注意溫度、注意 Noya 是否踢被…」我像機關槍式的講了一堆。

「那妳為什麼沒跟我媽講這些?」他接著說「妳不說,對她而言就是沒授權。別忘了這是個多文化的國家,每個以色列的媽媽照顧小孩都有她們的喜好及習慣,不喜歡別人自作主張,亂搞她們的小孩…」

「啊,可是我信任她帶小孩的能力啊」我大吃一驚

「那妳在我媽跨進我們家時,就要告訴她妳信任她,妳有跟她說嗎?」他接著說。

什麼?要跟長輩說我信任她?這種事需要說嗎?我跟老溫搖搖頭,吃驚得嘴巴已經閉不起來。

「對嘛,妳沒跟她說」他說道「不過,我覺得妳還是要跟她交待怎麼做比較好」他仍然溫溫的說

「可是,我尊敬她是個長輩,什麼都交待,不是很沒有禮貌嗎?」我終於忍不住衝口而出。

「尊敬她是個長輩?沒有禮貌?」這下換老溫楞了楞

「沒有禮貌?」他皺著眉頭重覆了一次,然後恍然大悟說道「『尊敬』一個人指的是把那個人所說、所做的當一回事,跟那個人的年紀沒有關係,也並不是你尊敬一個人,他就可以對妳為所欲為,所以也沒有不禮貌的問題啊。」他說著「妳不跟我媽媽說清楚,她又知道妳的個性較內斂,可能她做了什麼妳不高興的事,妳也不會說,這樣妳不是難為她了嗎?」他說完,又哈哈的笑了起來「你們的遠東文化真是有趣」最後,他下了個結論。

面對他的笑容,我卻有如挨了悶拳般的沮喪了起來。搞了半天,原來是因為我是把台灣的那一套「上尊下卑」給搬到以色列來了。「什麼遠東不遠東,都是該死的台灣教育!」我心中禁不住的咒罵起台灣教育的權威性,試法甩了那麼多年,卻還是那麼的「根深柢固」,不時像幽靈般的跑出來壞事。

這樣一來,我突然可以理解為什麼婆婆總是對我「相敬如賓」,凡事小心奕奕-我一直拿我習慣在台灣對待長輩的那一套對待她,並沒有把她當「朋友」看待;而在以色列,人與人之間並沒有長輩/晚輩的分別,父母努力的與成年兒女成為朋友以維持好關係,我對她的尊敬、禮貌,她可能會解釋成我還不是那麼信任她,所以總是對她客客氣氣的、不願意跟她多說什麼;這也難怪卡在我們兩個之間的老溫,在完全理解兩方的善意因溝通不良而造成這麼大的尷尬時,忍不住對這樣的荒謬哈哈大笑

不經一事,不長一智。想明白之後,接著就要開始學著調整我的行為舉止。我不禁嘆了口氣的想著:「像我們這樣努力討好彼此,卻還是被文化差異擺了一道的婆媳,也該列入傳奇故事之一吧。」



註二:以色列的兵役規定,退伍後的男人到除役之前(通常是40-45歲),每年要回軍隊點召3到 4 個星期,以維持這個小國的戰備能力。

註三:我後來才知道,婆婆和四個兒子的各任女友皆有不錯的關係及聯絡。老溫大弟的婚禮時,不僅大弟的前女友有出席婚禮,連他大哥的前女友還帶著老公來參加。對於婆婆的人際手腕,我只能以「嘆為觀止」四個字形容。

註四:盡管老溫跟婆婆跟我說了 n 次,不喜歡的東西不要吃、不喜歡的禮物不要收。但我每次想起婆婆週末下午不休息,站在廚房烘焙蛋糕的心情,就很不捨得她的兒子們如此「直接」的對待。這種因為文化差異而來的行為,大概怎麼樣都改不過來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winnieil 的頭像
    winnieil

    雅媽的家

    winniei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 人氣()